《今日铜鼓》APP:视频点播、图文资讯、生活服务、多频互动、现场报道。这里最权威、最全面。
2月18日上午
铜鼓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
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开幕
县委副书记、县长熊小亮代表县人民政府
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
政府工作报告都有哪些干货?
一起来看看

2021年工作回顾
一、铆足干劲优结构、促转型,产业升级步伐加快
1. 工业强县强劲开局
全年新开工项目38个,竣工40个,总投资131.4亿元。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建设完成,企业入驻率达90%。新签约引进29个项目,总投资66.4亿元,其中数字医药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、当年开工、当年竣工。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,规上工业总产值43.6亿元,增长23.6%。
2.文旅产业逆势上扬
全年接游数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,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,同比增长均超过20%。先后接待300批次研学团队。跻身中国康养百佳县市前20强,入选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,汤里景区荣获“江西避暑旅游目的地”。
3.现代农业增产增效。
高标准农田、富硒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有机认证面积分别达7.1万亩、2.2万亩、61万亩,粮食产能稳定提升至4.88万吨,农产品有机认证达到63个。建成富硒示范基地9个,荣获“全国茶叶百强县”“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”称号。
二、千方百计提品质、增内涵,精美山城渐展新姿
1.城市形象显著提升
6个棚改安置小区全面开工,改造完成20个老旧小区,改造提升13条背街小巷。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10.6公里,新增城区公厕3座。拆除违章建筑3.8万平方米。新建停车场15个、新增停车位880个。获评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提名。
2.乡村风貌大为改观
打造美丽宜居乡镇1个、美丽宜居村庄10个、美丽宜居庭院1055个。完成50个新农村点“七改三网”建设,全省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列全市第1、全省前列。
3.基础设施日趋完善
新开工桥梁建设项目9个,凤凰路、怀远路顺利通车,4个国省道、2个县道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完成。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.5%,所有村组(25户以上)公路实现100%硬化黑化。
三、坚定不移抓改革、求创新,发展活力竞相迸发
1.重点改革纵深推进
90%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和“一网通办”,“赣服通”铜鼓分厅4.0版建成投入使用。打造了全省首个县级“营商环境数字监测平台”,解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类问题243个,建筑工程类项目实现了“不见面开标”,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。
2.对外开放持续扩大
引进省外资金21.49亿元,增长8.63%;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,增长12%;外贸出口9713万美元,增长41.4%,增幅居全市第2。发放“财园通”“科贷通”贷款1.84亿元,为企业减负2.1亿元。
3.创新动能加速释放
全县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.44%,规上工业企业R&D活动占比、R&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达63.6%、2.26%,均列全市第1。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,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,获评全省新型工业化竹产业示范基地。尚朋电子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和省级瞪羚企业。
四、凝心聚力挖潜力、扬优势,生态底色更加明亮
1.环境质量稳定向好
国考省考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%,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1,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.7%,居全市第1。新增人工造林4600亩,封山育林1.4万亩,退化林修复2.5万亩。“河长制”工作获国家水利部表彰。
2.“两山”路径越走越宽
承办“中国黄精产业发展大会”,黄精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。成功入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,合作共建“江西铜鼓绿色智库研究院”。
3.污染防治成绩显著
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897亩。完成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并正式投用,86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技术性验收,农村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,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居全市第1。
五、尽心尽力惠民生、保稳定,百姓福祉持续改善
1.基本民生保障有力
2061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部确权“领证”,1478户2971名有效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。举办现场招聘会15场,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,发放创业贷款7530万元。救助困难群众9600余人,发放低保金2452.7万元,特困人员供养资金474万元。
2.公共事业蓬勃发展
第四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,新增幼儿学位270个。葛藤坳备用水源点建设顺利完工,3个乡镇敬老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,稳步推进第四小学、体育馆、凤凰山绿道建设。弘扬红色历史文化,对秋收起义大道、逸群路等县城16条道路进行地名命名。
3.社会大局和谐稳定
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,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公众安全感指数测评位居全省前列。
六、持之以恒转作风、树新风,自身建设不断加强
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如期办结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8件、政协委员提案52件,办结率100%、满意率100%。协调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120个,“12345”政府服务热线反映问题办结率100%,群众满意率99.9%。
2022年主要工作
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


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
1.掀起项目“新攻势”
紧盯“双百”目标,围绕我县主导产业,制定“四图五清单”,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,“5020”项目1个。做好“三请三回”,鼓励引导“铜商回归”和“人才反哺”。加大非手机类触摸屏产业链龙头企业招商力度,加快泉林触显、瀚星竹纤维过滤、弘毅新能源等在建项目建设并投产达标,努力形成“天天有洽谈、月月有签约、季季有开工”的良好态势。
2.打造产业“新高地”
以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笋竹精深加工三大产业为重点,培育壮大仁和药业、民济药业、尚朋电子、腾达竹业等骨干企业和特宜高科、姿采医药、厚德模具等新上企业。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,总数达到60家,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新增5家。全力推动化工园区认定。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园、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和园区商务中心建设。
3.激发经济“新活力”
深入实施数字经济“一号发展工程”,以数字医药、网红经济、智慧旅游为突破口,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数字产业园和萝趣科技建设,聚焦“六种经济”,规划建设总部经济综合体,加强与宜春经开区等园区合作。
二、抓融合、扩消费,在聚力文旅兴县上奋勇争先
1.做响文旅品牌
以创建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和“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”为目标,突出打好“红色研学牌”“康养度假牌”“客家文化牌”。精心举办好秋收起义在铜鼓九十五周年论坛、长寿文化节、客家山歌节、冬季旅游节、森林旅游节、鼓文化节等节庆活动。全力支持汤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、天柱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、七星岭滑雪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努力实现全年旅游人次、总收入增长10%以上,达到1100万人次、56亿元。
2.做精文旅项目
加快推进奎光文化创意园、秋收起义文化公园建设,完成武曲宫布局改造提升,做好燕鸣温泉、太阳岭、八大寨、七重门等重大景区规划和招商引资力度。大力支持天柱峰夜游、七星岭、尖尾峡漂流改造提升和成缘谷、悠然山庄、上泗坊、碧湾海等文旅项目综合开发。建设县研学大本营,开发5—10个研学精品课程与精品线路。高标准打造精品民宿5家以上,着力建设大塅、永宁、排埠3个乡村旅游集聚区。
3.做活文旅体验
开发农耕、采摘、酿酒、捕鱼、相亲等特色活动,实施“铜鼓山歌进景区”工程,引入更多冰雪运动、马拉松、山地越野等体育赛事,开展“铜鼓十大特产”“铜鼓十大名菜”“铜鼓十大民宿”“铜鼓十大民俗”等评比推广活动。着力打造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,争创省级以上康养旅游示范基地,加快推进综合性旅游智慧平台建设,努力实现“一码游铜鼓”。
1.巩固脱贫成果
确保全县农户住房安全率保持100%,力争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达到85%以上。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扶,加强现有39个后扶项目管理,确保55%以上的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。
2.提高农业质效
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.5万亩以上,粮食总产量在5万吨以上。积极培育本土农业品牌,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、省级专业合作社3家以上。力争建设富硒农产品基地3万亩、高标准农田1万亩、农产品有机认证(含有机转换)基地面积70万亩、农产品有机认证65个以上。积极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。
3.建设美丽乡村
打造全域美丽乡镇1个、美丽村庄10个和美丽庭院1000个。持续推进农村“厕所革命”,确保农村厕所改造率达100%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。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,新建及改造10KV线路121公里、低压线路155公里。
1.以特色增亮色
深入挖掘铜鼓城市建设的地域特色,精心编制完善县、乡(镇)、村国土空间规划,优化“三区三线”划定,完成整体城市设计编制工作,优化温泉新区规划,加强中心城区与温泉镇、三都镇、工业园区的交通互联、功能互补,促进产城融合。大力开展“节地增效”行动。
2.以品质提品位
稳步推进“城市双修”,推动一河两岸改造提升、定江河水生态水景观治理、温泉大道、凤凰山健身绿道等项目竣工投用。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30公里以上。改造老旧小区4个,改造提升背街小巷20条。新建红豆杉公园、推进九岭阳光沿河公园及凤凰小区公园改造提升,新建充电桩75个以上。
3 以精细促精致
以文明城创建为引领,统筹推进卫生城、森林城、园林城、双拥模范城创建。持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,继续加大城区防违控违力度。新建垃圾分类亭140个以上,实现城区垃圾分类全覆盖,建设大件垃圾拆解分拣中心,合理布局建筑垃圾(余土)消纳场。完成改造智慧安防小区12个以上。探索建立“五勤联动”机制,提升城市管理水平。
1.争创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县
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着力打造“四最”一流营商环境。加快“赣服通”铜鼓分厅5.0版建设进度,力争更多事项实现“一网通办”。努力做到“铜鼓办事不用求人、铜鼓办事依法依规、铜鼓办事便捷高效、铜鼓办事暖心爽心”。
2.打造重点改革领域“铜鼓样板”
全力推动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,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、审批材料、审批时限,推动更多利企便民服务网上办、掌上办、一次办。加快推进县域综合医疗改革,建立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县域医共体。深化县本级国资国企改革,做优“1+N”国有发展平台。
3.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
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(R&D)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0.3个百分点以上,新增各类研发平台3个以上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,力争总数达到5家,高新技术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.9%。推进外贸创新发展,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700万美元。
1.全域优化环境质量
确保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99%以上,保持全省前列。持续完善“林长制”工作,严格落实“河长制”工作,打造全省“河长制”工作样板县。
2.全速推动低碳发展
加快推进“万载—铜鼓”长输天然气管网建设,积极推动全县域光伏、清洁能源建设。系统推进能源、化工、建筑、农业、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,积极发展碳金融产品,扎实推进国土绿化、森林质量提升行动,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。
3.全力发展绿色经济
深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,积极创建全国生态综合补偿县和国家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扎实推进我县碳汇交易,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“零”的突破。大力发展黄精、竹笋、茶叶、蜂蜜等林下经济产业,力争林下经济新增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。统一打造“铜鼓富硒竹笋”品牌,谋划启动竹产业园规划建设,推动笋竹企业集约发展。
1.强化民生兜底保障
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,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人。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所、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1所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,确保馨和、馨雅、金盆3个棚改安置小区基本完工,凤凰、温泉、惠民3个棚改安置小区完成70%以上。加快创建国家双拥模范县城。
2.提升公共服务水平
启动铜鼓中学、铜鼓中专、第三幼儿园建设,完成第四小学建设,迁建棋坪镇中心小学,确保新增学位1600个以上。规划启动老年大学建设,完成田径运动场综合室内场馆建设,启动体育公园项目,实施文化场馆免费开放。确保新增农村公益性公墓25处以上。完成“智慧医疗”信息化一期建设,启动县人民医院异地新建。完成棋港公路、胆白公路等项目建设,做好湖北通城至铜鼓高速项目开工保障服务工作,积极争取咸修吉、长九池等高铁项目纳入国家计划。
3.织密社会治理体系
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。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。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,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,从严抓好食品药品监管,全力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,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。
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一是以绝对忠诚的品格讲政治
二是以勇争一流的魄力站前列
三是以视如生命的态度重法治
四是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除顽疾
来源:融媒体中心
编辑:束静
审核:张志良
PC端地址:http://tonggu.yun.jxntv.cn
请输入验证码